天才一秒记住【文书网】地址:wenshuxs.com

说到古代婚嫁,王汉了解不多,只是大概知道,唐朝女子最晚十六出嫁,若超过十六未嫁便要罚款。等到大宋,依然延续此规,不过因为王安石变法改革,年龄限制放宽了些,女子最晚二十出嫁。

想来李清照年近二十,怕是再晚便要被罚款,故而着急。

另外,大宋婚嫁还有个习俗,女子嫁妆要比男方彩礼高。比如范仲淹曾规定,家族嫁女,嫁妆一律按三十贯标准置办。

范仲淹时代的大宋物价低,三十贯相当于后世的人民币八万元,有这个数才能嫁女。而等到宋哲宗时代,通货膨胀,苏轼的弟弟苏辙嫁女,特意卖掉他在新乡的土地,陪嫁彩礼达到九千四百贯,相当于后世人民币三百万。

如果说范仲淹苏辙代表的是富贵人家,那么穷苦人家更惨,比如南宋初年巴蜀地区多剩女,是因为。后来当地主管不得不给予法律规定,才把这一不良习气纠正过来。

但在北宋末年,婚娶规矩依然是这个调调,李清照从十六岁磨蹭到十九岁,被罚款都是小事,嫁妆也是跟着年龄走,别说大词人怎么样,大词人那也是女人,宋朝虽然风气开明,但也没开明到让女人做官的份上,讲句不好听的,在大部分宋朝男子眼里,女人读书多并无卵用,不过是个生育工具罢了。

这种背景下,李清照来逼婚,真真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。王汉自己心里清楚,如果不是自己张口胡说,李大才子去年已经嫁人了,搞不好今年都有了孩子,哦不,差点忘了,赵明诚是生不出孩子的。

也是活该王汉发迹,原本他还发愁如何谋门路,李清照一来,他便想了个主意,对李清照叽里咕噜一番说,李清照起先惊讶,而后疑惑,最后半信半疑,末了一声叹,“我问问家父吧。”

李清照告辞前,抬头看看屋顶,咬着嘴唇,轻轻说一句:“房子也该翻新下。”

王汉便懂了,这房屋太小,李清照嫁过来不好住。

谈到婚嫁,大宋规矩不比后世少,麻烦多着呢,就算是两人情投意合,那也得三媒六聘,就算不讲规矩,大户人家都会有陪嫁丫头跟过来,那时候家里便不是多一个人,而是多两个或者三个。

王汉这小两室,哪里够住?

当下回复:“姐姐不用担心,我自当准备一套新屋。”

李清照有些不信,问:“可是要另外置办?要花不少银两吧?”

王汉笑答:“无妨,一切自有我主张。”

李清照离去之后,王汉才挠头,嘴上说的轻松,要重新置办房产,真正要做,也蛮麻烦。

以当下的东京房价,置办一套带庭院的小二楼少说要八百两,王汉从哪去搞八百两。

左右踱步,灵光一闪,想起个人来,陆谦。

两年前,陆谦借着高俅的由头黑了自己二百两银子,还害的自己被人踹了一脚,这个仇王汉可一直没忘,本来说有机会碰到陆谦再教训他,眼下是不能等了,必须找上门去。

说走就走,王汉风风火火出门,去了北城禁军所,在门口打听陆谦,看看他如今何在。问了几番,终于打听出来,现在陆谦已经不是陆教头,而是陆虞候,是高殿帅身边红人。

这话说的王汉吃惊,两年前陆谦不过是个九品不到的教头,两年后就到了五品虞候,这狗日的是坐了火箭吗?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狼群

狼群

刺血
一次意外的劫持,一场殊死的搏杀,将一个平凡的中国学生带入了战火纷飞的生命历程。血腥仍在继续,死亡就在前方,生存成了战场上所有人的动力。与此同时,人性、伦理...
历史连载109万字
我的1644

我的1644

北海饮冰者
崇祯元年,北方大旱,赤地千里,寸草不生,全陕天赤如血……这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,这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,党争,内乱,天灾,内忧外患,大厦将倾,各方势力,你方唱罢我登场,一个小人物从辽东走出,提三尺长剑,建不世之功。千古唯此一人。
历史连载66万字
明祀

明祀

南乡书生
太祖起于乞讨之中,手捧半片陶碗,芟夷宇内群凶,驱逐蒙元鞑虏,兴复华夏衣冠,克定皇明万世!是夫长叹:“吾本淮右一布衣,天下与我何加焉?”时逢正德帝宫车晏驾,朱厚熜奉命入佻宗庙,秉政大明,牧守四方。然内有杨廷和权势熏天,外有夷狄侵扰不绝,如此局面,后世而来的朱厚熜,又该如何中兴明室?
历史连载65万字
快穿之小黑屋警告

快穿之小黑屋警告

Eiaa
##傲娇贵气小公子X腹黑冷漠精分####小黑屋限时预定##为了回到现实,林眠不得不穿梭于各个任务世界里当炮灰。但打第一个任务世界开始,剧情线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去不复返。最后的最后,他绝望的抬头望天。对面解扣子的男人却慢条斯理道:“再跑,腿给你打断。”【排雷】1、受娇气包,会掉眼泪那种娇气2、攻切片精分,性格不一3、部分世界都会有小黑屋情节###
历史全本18万字
怒海覆清1852

怒海覆清1852

董王不懂
简介:1852年,大清咸丰二年,原本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年,无非是:欧洲列强的无敌战舰巡弋大洋,长枪大炮武装到牙齿的白人军队踏遍全球;美利坚的黑船正驶向江户,即将叩开本子幕府紧闭的大门;而大清,皇帝和宗亲老爷仍沉迷在天朝上国的幻梦,八旗和绿营早已腐朽不复当年,手慢脚乱的镇压长毛的太平天国……一艘从厦门启航的猪仔船上,董良缓缓睁开双眼,带着四百华工举义,斩红毛,夺番船,立足琉球,打造船队,纵横东洋,攻
历史连载316万字
汉乡

汉乡

孑与2
我们接受了祖先的遗产,这让中华辉煌了数千年,我们是如此的心安理得,从未想过要回归那个在刀耕火种中苦苦寻找出路的时代。反哺我们苦难的祖先,并从中找到故乡的真...
历史连载596万字